三下鄉(xiāng)日記(二)|老黨員的故事兩則
來源:會計學院 時間:2022-07-04
前言:坐落在溆浦縣東南方向15公里處的標東垅村,,三面環(huán)山,,人杰地靈,蘊藏著深厚的紅色資源,,也有老一輩的英雄人物脫下軍裝、回到家鄉(xiāng),,辛勤耕作,,歷經(jīng)數(shù)十載,不改初心,,用自己的優(yōu)良品質影響著當?shù)匾淮忠淮哪贻p人,。7月3日上午,會計學院“燎原星火”隊第二站來到了標東垅村賀顯葉和宋先得兩位老同志家中拜訪學習,,開啟了我們的“紅色故事”學習之旅,。

賀顯葉,。
他是賀顯葉,,今年74歲,1969年入伍,,光榮在黨51年,,曾任中國解放軍工程兵建筑第三一四團修理連(一機連)保管員,軍齡5年,,曾參與抗美援越等3次戰(zhàn)役,,退役于湖南懷化市農(nóng)村工作。

賀老在家門口相迎,。
當我們到達賀老家門前時,,賀老站在門口迎接,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,。一進門,,果實累累的梨樹,引人注目,。賀老的夫人引我們進門,,安排我們入座。當我們問及賀老入伍事宜時,賀老立即起身拿來了他和戰(zhàn)友合影的紀念相冊,,透過一幅幅老照片,,看到的不僅是一張張青春洋溢的笑臉,更感受到了他們之間“戰(zhàn)友友誼長存”的深厚情誼,。

賀老向同學們展示戰(zhàn)友相冊,。
20歲正青春,賀老毅然決然選擇參軍,,他堅定地說道:“為了國家不受外國人的欺辱,,為了建設和平之中國。”他緊接著補充道,,“當時我年紀尚小,,不大記事。但是入伍5年來,,最遺憾的是當年在抗美援越戰(zhàn)役時,,沒能去往前線,多殺幾個敵人,。”說到這里,,他眼里泛出一絲淚光,這絲淚光里透出的是一種信仰,、一份力量,。
雖進入了古稀之年,賀老依舊精神矍鑠,,辛勤勞作,、勤勤懇懇,始終保持著在當兵時養(yǎng)成的好習慣,、好品質,。從家中放眼望去,院內飼養(yǎng)了30余只雞鴨等畜禽,、2畝包谷地,、4畝5分水稻田,還種植了梨,、楊梅和西瓜等多種水果和四季豆,、茄子、青菜等蔬菜作物,。“中國人的飯碗要掌握在自己手中,!”說到這句,賀老的臉上滿是自豪和幸福,。

賀老與同學們交談中,。
在我們離開前,,賀老緊握住我們的雙手,對我們說道:“作為大學生,,你們要好好學習,,為國家、為社會多做貢獻,,年輕人就是要有一份力量就發(fā)一份光,。”在與賀老的交流中,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對美好生活的用心經(jīng)營,、對青年一輩的殷殷期盼和國家富強的堅定信念,。我們會謹記賀老的話繼續(xù)努力,承擔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,,砥礪前行,。
宋先得:一家四兄弟,三個都是兵
標東垅村有一戶被村里人譽為“光榮之家”,,這就是有著52年黨齡的宋先得老同志的家,。宋先得老同志今年79歲,1964年應征入伍,,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00九一部隊戰(zhàn)士,軍齡3年,。家有5個兄弟姐妹,,下有3個弟弟,其中兩個都曾參軍入伍,。

宋先得和他的老伴,。
在當時吃不飽、穿不暖,,物資貧乏的年代,,家中條件不好,為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,,作為家中長兄,,宋老帶著兩個弟弟應征入伍。進入部隊后,,宋老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農(nóng)民群眾的生活,,聯(lián)想到自己在家中辛勤勞作的父母,他在部隊經(jīng)常去到農(nóng)村地區(qū),,農(nóng)忙時期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,。期間,一天深夜暴雨,,宋老想起剛幫鄉(xiāng)親們曬的稻谷還在院內,,他冒著暴雨,沖進曬谷場,使出全身力氣將稻谷大把大把地裝進谷倉,,等他挺起身子,、抬頭,發(fā)現(xiàn)天已經(jīng)微微亮,。

宋老與同學們交談中,。
這樣的故事經(jīng)常發(fā)生在宋老的部隊生活中,回憶起在部隊里的件件往事,,即使艱辛,,但談起時,他的嘴角始終掛著笑容,。“部隊的生活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經(jīng)歷,,讓我明白了,作為一名老黨員,,要時時刻刻把人民記在心上,,牢記為老百姓服務的初衷。”3年的部隊生活,,對宋老是一種人生歷練,,也是一份榮光。翻開宋老的退伍軍人登記表,,在“受過何種獎勵”欄處,,寫著“連嘉獎兩次”5個大字。
聊天結束時,我們問了二老一樣的問題: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,,你還是會當兵嗎,?”,,他們倆的回答是一致的、堅定的:“我還是選擇當兵,。”采訪隊員聽完二老的話,,頓生敬意,每一位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都能義無反顧,、挺身而出的人,,都是值得敬佩的人。他們那種舍小家,、為大家的精神,,將激勵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當中更加刻苦、努力,,錘煉個人本領,,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。(文/盧旭 劉南云 戴小紅 圖/余星瑩)
賀顯葉:上得戰(zhàn)場,下得農(nóng)場

賀顯葉,。

賀老在家門口相迎,。

賀老向同學們展示戰(zhàn)友相冊,。
雖進入了古稀之年,賀老依舊精神矍鑠,,辛勤勞作,、勤勤懇懇,始終保持著在當兵時養(yǎng)成的好習慣,、好品質,。從家中放眼望去,院內飼養(yǎng)了30余只雞鴨等畜禽,、2畝包谷地,、4畝5分水稻田,還種植了梨,、楊梅和西瓜等多種水果和四季豆,、茄子、青菜等蔬菜作物,。“中國人的飯碗要掌握在自己手中,!”說到這句,賀老的臉上滿是自豪和幸福,。

賀老與同學們交談中,。
宋先得:一家四兄弟,三個都是兵

宋先得和他的老伴,。

宋老與同學們交談中,。

宋老的退役軍人登記表,。
聊到退役后的生活,,宋老前輩笑著和我們說:“現(xiàn)在的生活真的很好啊,國家政策好,、時代和平,,我每個月還有退役補助,你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??!”說道這里,他內心更是激動,,他還告訴我們,,他想讓他的孫子也去參軍,帶著他的期許,,繼續(xù)保護祖國,。聊天結束時,我們問了二老一樣的問題: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,,你還是會當兵嗎,?”,,他們倆的回答是一致的、堅定的:“我還是選擇當兵,。”采訪隊員聽完二老的話,,頓生敬意,每一位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都能義無反顧,、挺身而出的人,,都是值得敬佩的人。他們那種舍小家,、為大家的精神,,將激勵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當中更加刻苦、努力,,錘煉個人本領,,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。(文/盧旭 劉南云 戴小紅 圖/余星瑩)